1. 假作真時真亦假;無為有處有還無。
——曹雪芹撰 太虛幻境聯(lián)
【注釋】①該聯(lián)見《紅樓夢》第一回。②曹雪芹:(約1724或1715-約l764):名沾,字夢阮、芹圃,號雪芹、芹溪居士,清文學家,漢軍正白旗人。他能詩善畫,有廣泛的文學藝術知識和深厚的修養(yǎng)。他創(chuàng)作的《紅樓夢》對后世的文藝創(chuàng)作與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③太虛幻境:太虛謂空幻虛無之意。太虛幻境是曹雪芹所虛設的天國里的一個境界。
【鑒賞】這副對聯(lián)在《紅樓夢》中曾兩度出現(xiàn):第一回是甄士隱在夢幻中所見,第五回是賈寶玉在游太虛幻境中所見?梢娮髡邔@副對聯(lián)的安排是自有深意的。這副對聯(lián)看似簡略,然道理相當深刻。從人物的遭際、命運來看:甄士隱一生曾享盡榮華,最后家道變故,遁入空門,這是甄士隱一生的最終歸宿。作者借賈寶玉見到這同一對聯(lián),在某種意義上說來,這是隱示著他一生道路的縮影。從作品的創(chuàng)作手法上來看:所敘述的人事、情節(jié),真假具兼,頗令讀者品味、猜詳。王希廉《紅樓夢總評》云:“讀者須知,真即是假,假即是真;真中有假,假中有真;真不是真,假不是假。明此數(shù)意,則甄寶玉賈寶玉是一是二,便心目了然。”這副對聯(lián)可謂是總括了《紅樓夢》創(chuàng)作手法上的某些規(guī)律。
對聯(lián)所言,把假當真,則真的便成了假的了;把沒有的視為有的,有的也就成了沒有的了。正如魯迅在《集外集拾遣·〈絳洞花主〉小引》中所言:“單是命意,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:經學家看見《易》,道學家看見淫,才子看見纏綿,革命家看見排滿,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……”這副對聯(lián)闡釋了“假”“真”“有”“無”的哲理,似是對讀者在讀《紅樓夢》時的一種提醒,切忌穿鑿;同時,給人們認識和思考復雜的人生以深刻的啟迪。
2、世事洞明皆學問;人情練達即文章。
——曹雪芹撰 寧府上房聯(lián)
【注釋】①洞明:了解透徹。②皆:全,都。③學問:本謂學習,問難,后指通稱各種知識。④人情:人心,世情,人情世故。⑤練達:熟練通達。
【鑒賞】這副對聯(lián)映襯著這樣一個環(huán)境,描繪了賈寶玉當時是這樣一個心理狀態(tài)——《紅樓夢》第5回這樣寫道:“當下秦氏引了一簇人來至上房內間。寶玉抬頭看見一幅畫貼在上面,畫的人物固好,其故事乃是《燃藜圖》,也不看系何人所畫,心中便有些不快。又有一副對聯(lián),寫的是:‘世事洞明皆學問,人情練達即文章!翱戳诉@兩句,縱然室宇精美,鋪陳華麗,亦斷斷不肯在這里了,忙說:‘快出去!快出去!’”
這里一畫一聯(lián),畫的內容取材于六朝無名氏《三輔黃圖·閣部》所載故事:“劉向于成帝之末,校書天祿閣,專精覃思。夜有老人著黃衣,拄藜杖,叩閣而進,見向暗中獨坐誦書,老人乃吹杖端煙然(燃),因以見面。授‘五行洪范’之文……至曙而去。請問姓名,云,我是太乙之精。”過《燃藜圖》乃是神仙勸人勤學苦讀的畫面。而這副對聯(lián)說,懂得人情世故就是學問,有一套應付人情世故的本領也就是文章。畫與對聯(lián)相輔相成,實為勸學“仕途經濟”的楷模和格言,個中哲理,頗令人讀后玩味不已。賈府寄希望于賈寶玉榮宗耀祖,他們采取種種手段強迫他讀書,盼望他在仕途上能飛黃騰達,而他卻偏偏“潦倒不通庶務,愚頑怕讀文章,行為偏僻性乖張,那管世人誹謗!”所以賈寶玉對于勸人勤學的《燃藜圖》和勸人學“仕途經濟”的格言對聯(lián)不屑一顧,連叫“快出去!快出去!”這就突出地勾勒了賈寶玉所處環(huán)境的特點,及賈寶玉對所處的典型的環(huán)境的態(tài)度,從而更形象地凸現(xiàn)了賈寶玉的思想情操,充分顯示了這個封建叛逆者的性格特點。共2頁,當前第1頁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