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無事忙之余,偶然一作非非想,想到若干年后,終歸永恒,并長與澗水嶺松林鳥為侶,爰心血來潮,戲撰自挽聯(lián)云:
果造化弄人,遂命途多舛①。曾久作農(nóng)田風(fēng)雨披蓑漢,又兼為鄉(xiāng)浦煙波擺渡夫②,全憑一點慧心,幾根硬骨,直走到峰回路轉(zhuǎn),冬去春來。所幸這四五十載③桑榆晚景、竟做個逍遙林下④半仙,須謝老天還厚我。
任浮生靠岸,料居處甚幽。當(dāng)長師崖壁挺拔傲雪松,尤愛友山溪清洌濯纓 ⑤水,時侶孤飛靈鳥,獨秀野花,盼告知國泰民安,兵強馬壯。忽憶那廿卅萬言⑥耕教余音、空有些璀璨筆端渾玉,敢⑦期短策⑧也留名?
【注釋、說明】
①.“命途多舛”:語出唐•王勃《滕王閣序》。命途,命運;舛,乖違,不順。
②.“擺渡夫”:有一篇散文把教師比喻為擺渡人,本聯(lián)采用此說,況本作者兼作田舍郎時總要劃船。
③.“這四五十載”:假定寄跡逆旅100多年,則退休后便有四五十年之悠閑時光。
④.“林下”:幽僻之境,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,此處指退休。李白《安陸寄劉綰》:“獨此林下意,杳無區(qū)中緣”。
⑤“濯纓”:濯,洗滌;纓,系冠的絲帶!冻o•漁父》:“漁父……歌曰:‘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纓;滄浪之水濁兮,可以濯吾足’”。后用“濯纓”表示避世隱居或清高自守。白居易《題噴玉泉》詩:“何時此巖下,來做濯纓翁”。
⑥.“那廿卅萬言耕教余音”:指拙著散文詩詞楹聯(lián)集《南溪水》。
⑦.“敢”:“豈敢”之意,用反問句式表示否定定。《孔雀東南飛》中劉蘭芝有言:“奉事循公姥,進止敢自專?”這個“敢”實為不敢。
⑧.“短策”:短的拐杖。晉•陸機《逸民賦》:“杖短策而往兮,乃枕石而漱流”。他年老夫若欲“枕石而漱流”,必也“杖短策而往”,且“短策”乃高齡老人隨身之物,故“短策”指代本作者。另外,聯(lián)末句意則化自元•郭鈺《道逢八十翁》之“情知青史無名姓,短策猶期報國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