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個多月以前,經(jīng)人引薦,我曾有幸拜會邛崍地區(qū)的一位文化界前輩高人。交流之中,他提出建議讓我試著寫一下本地的“臨邛八景”。原想八個作品并不算多,但由于不想敷衍了事,所以一直拖到最近才完稿。其間主要參考的一篇文獻資料,乃是邛崍論壇-麻辣社區(qū)的一篇文章:《臨邛十景今何在 試向大家仔細推》。這篇文章以邛崍地區(qū)縣志為基礎(chǔ),仔細推敲了“八景”的根源,為我們還原了歷史上“八景”的風(fēng)貌。本文對于有關(guān)對聯(lián)的創(chuàng)作有著難以言喻的重要作用,在此向兩位作者凡丁先生和唐文棟先生致以深切的謝意。
下面將這篇文章直接搬運過來(對聯(lián)下面的解釋可以上下翻動哦。鳛椤鞍司啊钡慕忉,也作為對聯(lián)的注腳。當然有的對聯(lián)并不完全是以文章內(nèi)容為參考,還有些個人的東西,我本想加以解釋說明的,不過想想還是算了。
臨邛八景有新舊之說,根據(jù)清·康熙《邛州志》和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記載,及其卷首《臨邛八景圖》所標注,茲將清·康熙和嘉慶時期的臨邛八景,分別考述于下:
一、易洞秋風(fēng)
出西城不數(shù)里,得見靈山,有鄉(xiāng)民述以先賢,起卦占陰陽,觀爻知變化;
閱荒草二三叢,恍如舊業(yè),愿某日尋回故我,抽身歸易洞,把盞待秋風(fēng)。
晉·陳壽《益都耆舊傳》載:“胡安,臨邛人,聚徒白鶴山,(司馬)相如從之受(易)經(jīng)。”
《蜀中廣記》載:胡安,臨邛人,聚徒白鶴山,明《易》、洞達天文、歷象、陰陽之術(shù)。
《蜀中廣記》引《方輿勝覽》記:“白鶴山在邛州城西八里……司馬相如從胡安先生受《易》于此。”
宋魏了翁《邛州鶴山營造記》載:“……自隨唐及今,庵院凡十四所,遠有胡安先生授《易》之洞……西巖翠屏,萬竹之景,皆山中勝處!
宋·陸游《次韻宇文使君山行》一詩注:“仙人胡安學(xué)道西巖,跨鶴升天,(白鶴)山以此得名。”
明·萬歷五(1577)年,邛州州守鞠文谷在點易洞旁新建點易書院,修露亭,建梅竹軒,恢復(fù)翠屏閣。洞側(cè)有明.天啟進士楊伸所書:滴露研朱(原字加石旁)四字摩巖石刻。
清·康熙《邛州志》卷一古跡載:易洞秋風(fēng)在白鶴山中,州治西七里。
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卷首之《臨邛八景圖》標示:“易洞秋風(fēng)”在“州西白鶴山,(即)胡安點易洞!倍,此洞在江邊上。
《邛崍縣文物志》引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卷首之《臨邛八景圖》標注:“易洞秋風(fēng)”在“州西白鶴山,(即)胡安點易洞”;胡安:臨邛人,聚徒白鶴山,明《易》、洞達天文、歷象、陰陽之術(shù);易洞:即點易洞,在白鶴山西巖,唐宋時有西巖寺,毗鄰漏米洞。
民國初年,民國初年,縣人席豐等,在漏米洞處建胡安祠三間。窟內(nèi)用磚砌成書案,上置石雕墨硯,窟前磚砌的門柱有一副對聯(lián):
會心在河圖絡(luò)書上;
托跡于山林泉石間。
綜合以上記載和調(diào)查判斷:今人所謂的仙人洞,即西漢胡安先生授《易》之洞,亦即胡安點校周易之點易洞。(詳見《點易洞調(diào)查》)而現(xiàn)存的點易洞(仙人洞)因1952年起多次拓寬邛高公路,僅存約二分之一的洞窟面積,所幸主洞窟尚完好,但“滴露研朱”四字石刻在擴路時被炸毀。
按照分析,“易洞秋風(fēng)”疑即白鶴山仙人洞,大概在圖上被茂密植被遮掩的山腰,小時候曾經(jīng)去到過山腰的洞里,不知道現(xiàn)在還在不在。
二、翠閣秋陰
把酒留孤亭半日,閑身歸絕境西巖,如此風(fēng)神,空有詩文傳后世;
樓臺惟想象之中,變故在斯須以內(nèi),殊多感慨,未能造訪愧前人。
翠閣秋陰與易洞秋風(fēng)是一對孿生景觀。
《邛崍縣文物志》載:翠屏閣與西巖寺同是唐宋勝跡。
清·康熙《邛州志》古跡載:“翠屏閣,州西七里,白鶴山西巖寺左,漢胡安先生創(chuàng)立,閣前山勢峭壁,殊為勝覽,宋·陸務(wù)觀(陸游)有‘把酒孤亭半日留,西巖獨擅鶴山秋’之句。其閣久廢,故址猶存!
又引《明一統(tǒng)志》載:翠屏閣,在邛崍縣白鶴山西巖寺左,漢胡安建。閣前山勢峭立,如翠屏當前,為一州勝覽,有宋陸游詩,載藝文志。宋·郭印亦有:“秀巘修屏立,枯巖半屋懸”佳句。
明·萬歷五(1577)年,邛州州守鞠文谷根據(jù)陸游、郭印詩句描繪,在點易洞附近新建點易書院,修露亭,建梅竹軒,恢復(fù)翠屏閣,形成為秋日美景——翠閣秋陰。
《蜀中名勝記》卷十三記載:翠閣秋陰景觀,最遲明萬歷年間猶存。
清·嘉慶《四川通志》卷五十六〈輿地〉載:翠屏閣前,山勢峭立,翠屏當前,為一州勝覽。今據(jù)實地考,這段地段的東南面,為高聳橫亙的木魚崗,即上述詩文所指。
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載:“翠閣秋陰,今無有也,八景缺一,特將州左觀雨亭以補之,此寫景之意也!庇^雨亭——民國《邛崍縣志》載:城隍廟前夾石路之池塘,其西,池心有八角亭,唐之水亭舊址也,一名古甕亭,因卓氏錢甕而名也;一名大公亭,州牧戚延裔所改也;一名觀雨亭,州牧覺羅續(xù)林所改也。
按:仙人洞山在鶴林寺以西,仙人洞就開鑿在臨江的西巖之上,更重要的是,仙人洞之山與木魚崗之間的空間和面積,足夠建一座西巖寺,或者點易書院,同時還可以修露亭、翠屏閣、建梅竹軒,而且“這段地段的東南面,(正好)為高聳橫亙的木魚崗,即上述詩文所指!币卜稀叭绱淦廉斍啊钡挠涊d,仙人洞又在臨江邊上,“翠屏閣前”的山光水色,的確堪稱“為一州勝覽”。
“翠閣秋陰”此景據(jù)上面考證已然不在,但學(xué)界仍有對這番考證持懷疑意見的。姑且放兩張過年時候在白鶴山某處拍的照片吧,風(fēng)景還是不錯。
擬替“翠閣秋陰”的觀雨亭,位于邛崍市翁亭公園。笠翁所謂“雨觀瀑布晴觀月,朝聽鳴琴夜聽歌”恰如其分。
三、琴臺夜月
廣宇恁蒼茫,渺渺予懷,一任孤燈撩冷月;
余音猶輾轉(zhuǎn),青青子佩,蓋因中曲動真情。
清·康熙《邛州志》卷一古跡載:琴臺夜月在白鶴驛,治(所以)南半里,文君井之畔。
筆者注:白鶴驛——宋、元、明時期的驛館,大門在糧食局一帶,包括文君井園林在內(nèi))。
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五卷古跡:琴臺夜月在州治南,里仁街巷內(nèi),井側(cè)有琴臺。
琴臺夜月是文君井公園內(nèi)的核心景觀,琴臺柱上之清末民初知名學(xué)者——邛崍人寧湘撰寫的懷古名聯(lián):
井上風(fēng)疏竹有韻;
臺前月古琴無弦。
是對琴臺夜月意境最好的解析。
“琴臺夜月”關(guān)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應(yīng)該算是邛崍這個城市最出名的標簽了。邛崍市文君街有文君公園,感覺這些造型別致的亭臺樓閣完全就像邛崍的世外桃源。
四、書臺桂影
草樹憶前賢,曾幾度黃花掃后,白鶴歸來,曰孝曰忠經(jīng)世用;
祠堂臨寂夜,想當時丹桂枝頭,青燈影畔,秋風(fēng)秋雨讀書聲。
清·康熙《邛州志》卷一古跡載:書臺桂影在白鶴山,州治西七里。
《宋史·常安民傳》載:常公,名安民,宋邛州人,北宋.神宗熙寧六(1073)年進士,南宋高宗建炎四年被贈為諫議大夫。后人為紀念常安民,于鶴林寺后修建常公諫議讀書臺。
明·隆慶六(1572)年,州判王圻《重修白鶴山舊讀書臺記》載:書臺東、南、北三面用石砌筑,為上下兩層。書臺中央原植(有)丹桂二株。戶外蔥(茂)交敷,因有書臺桂影之稱。
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五卷〈方輿志〉以及卷首《臨邛八景圖》標記:州西白鶴山,有桂二株,為華父(魏了翁,字華父)先生手植,古干婆娑,每經(jīng)秋發(fā),香聞數(shù)里。
《邛崍縣文物志》亦載:常公諫議之讀書臺,在鶴林寺大雄寶殿后面的了翁祠。
關(guān)于鶴林寺大雄寶殿后面的現(xiàn)了翁祠,清末民初學(xué)者寧湘在《遇園隨筆》中考述:了翁祠中的魏了翁塑像,經(jīng)與清宮所藏之歷代名人畫像對照,“考證為常安民像,(而)非魏了翁像。”此處讀書臺是常安民的讀書臺,并非魏了翁的讀書臺。而“魏了翁讀書臺乃在幽居寺”內(nèi)。并且有魏了翁撰寫之《白鶴山營造記》所記:“……近有常公諫議讀書之庵”為佐證。
“書臺桂影”似乎也找不到了,這里偷個懶,暫以鶴林寺中的了翁祠充數(shù)。
五、南河漁唱
停槳暫收聲,聽隔岸唱和者誰,兩個黃鸝鳴翠柳;
移舟重起調(diào),說主人收成不少,滿船清夢壓星河。
清·康熙《邛州志》卷一古跡載:南河漁唱,在州治南五里,舉人植敏槐題有“古漁唱庵”。
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卷首《臨邛八景圖》標記:南河漁唱(在)州南五里南河岸,右有佛庵,康熙時,州牧祖澤至其處,聞漁歌甚樂,遂又以漁唱名庵。
筆者注:漁唱庵在川南第一橋碑以東,約在前火柴廠,后文君酒廠制曲車間位置。
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五卷〈方輿志〉載:漁唱庵,明萬歷時,邑民胡海舟故宅也,其孫振祥,舍宅為庵,康熙年間,州牧祖澤潛至其地,聞漁歌,樂甚,遂以漁唱名庵,(有)郡孝廉植敏槐題“古漁唱庵”四字。并有前郡守《漁唱庵》詞,描述南河漁唱景致:
《漁唱庵》調(diào)酹江月
前郡守
臨邛南去,拂云影旖旎,萬竿修竹。
竹里招提幽徑夢,門枕清沙江曲。
隔岸疏林,遠灘荒荻,掩映漁家屋;
輕船個個,中流往來何速!
日落收網(wǎng)歸來,烹魚煮酒,幾縷煙凝綠。
才掩禪關(guān)僧課晚,敲徹木魚聲續(xù)。
按:南河魚唱,在南橋一帶的南岸,即俗稱的南河坎,舊時川南第一橋至玉帶街口為東安鄉(xiāng)漁唱村。
南河集三江之水而水勢平緩,河床及岸邊的巖石、鵝卵石,形成大大小小的石窟。河中水草、餌料豐富,千百年來,數(shù)十種魚類和水生動物在這里生息繁衍。河中盛產(chǎn)黃辣丁、巨婆魚、鯉魚、鰱魚、鯽魚、青波、土鳳、鱉、烏龜、青鱔、小蝦、蚌殼……
河中心由河水沖積形成的沙洲,恰是漁民們極好的天然良港,自然而然使南河成為一處漁業(yè)基地,也同時形成頗為馳名的“南河漁唱”景觀:
白天,河面上總有數(shù)十條寬約二尺、長達丈余、形如柳葉、僅容一人的漁船在河面穿梭般往來,漁人們頭戴斗笠,身披蓑衣,將篙桿在水中輕輕一點,船兒便像離弦之箭,掠過水面輕快無聲。船舷兩側(cè)站著五、六至十余只:黑羽如漆、長喙似鷹、眼疾勝鷂、腳蹼像鴨、大小若雞的魚鷹。魚鷹在漁人的指點下紛紛潛入水底,但見它們在水中兩翅微張,頭頸直伸,一雙蹼足疾速劃動,使整個身體成一紡錘形,其潛游速度之快,使生長水中的任何行動敏捷的魚兒,都自嘆弗如而顯得張皇失措。魚鷹則各自追逐一個目標,直到它們的鐵喙,又狠又準地啄住魚頭后才肯浮出水面,有時會有幾只魚鷹,共同將一條大魚抬出水面的情形。
傍晚,沿河上下幾十里遠近的漁船,紛紛朝那座長滿芳草的沙洲駛來,將小島圍得密密匝匝,魚鷹一群又一群地散布在漁民們各自搭蓋的窩棚附近,婦女和兒童幫著修補漁網(wǎng),給魚鷹喂食,男人們則忙著跟魚販子討價還價。
入夜,處處窩棚升起篝火做晚餐。此時島上漁火處處,天上繁星點點,全都倒映在明晃晃的水面,并且交織成一片,使你分不清哪是燈光,哪是星光。灘頭流水之聲不絕于耳,千百只魚鷹輪番撲打著翅膀,嘰咕之聲,此起彼落,偶爾還夾雜著漁人的歌聲和小孩的歡呼聲,一直到很晚。
“南河漁唱”的南河還比較好找,漁唱就不那么容易遇到了。逐步走向現(xiàn)代化的邛崍在南河上空架起了不少天線,有些影響構(gòu)圖所以沒往河中央去拍,這是南河的一角。
六、䢺水寒雁(又曰雁蕩平沙)
捧日本無心,便縱身沖破煙霞,孤影盤旋何所向;
停云曾有約,卻執(zhí)意逃離水岸,寒枝零落不堪棲。
清·康熙《邛州志》卷一古跡載:䢺水寒雁(在)州西三里。每秋深多雁。
西河發(fā)源于大邑,經(jīng)䢺壩,稱為䢺水。
昔時西河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很好,邛崍又位處大雁遷徙的路線上,故年年吸引南飛的大雁在西河之濱落腳過冬,大雁在西河之濱嬉戲時形成的景觀,謂之䢺水寒雁,或雁蕩平沙。
剛好有一只孤單的白鳥在西河上空……
七、萬石農(nóng)耕
數(shù)不盡雷霆雨露,數(shù)不盡霧靄煙霞,連年水足田肥,神靈自有齊民術(shù);
到處是竹韻松聲,到處是禾風(fēng)穗浪,長此時豐歲稔,父老何須諭蜀文。
清·康熙《邛州志》卷一古跡載:萬石農(nóng)耕,在州治東七里,有平田一原,邛人生長山中,見平坦數(shù)畝,遂稱萬石,猶之蟻行潦,路旁積水,驚見以為海也。
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五卷〈方輿志〉載:萬石壩,嚴君平故里也。
過去君平和拱辰同為一鄉(xiāng),如今兩地仍有嚴壩、嚴河灣,嚴家溝、嚴墻煸(土旁)地名,以及三、四十戶嚴君平后裔。
按:萬石壩在明清臨邛城東偏北方向,北鄰桑園和原君平鄉(xiāng),東與前進鄉(xiāng)接壤。原先的拱辰公社5、6、7、8大隊,為連成一片的小平原,有良田約五、六千畝,因有都江堰水利灌溉而“十千歲取倉箱納,億秭年豐酒醴供”,因而被形象地稱為萬石壩。同時萬石壩為小形盆地,四周幾乎被淺山環(huán)抱而別有天地,綠樹煙村,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。歷史上此地人民即富裕而仁義,是“得酒相招不索錢”,“太平世界樂熙雍”,令人留戀懷想的地方。
清代有兩個文人曾經(jīng)賦詩描述:
萬石農(nóng)耕(一)
熊維芳(邛崍人,清·同治中舉孝廉方正)
春郊過雨有云封,萬石田家早務(wù)農(nóng)。
宅住崍山人力聚,渠通䢺岸水光沖。
十千歲取倉箱納、億秭年豐酒醴供。
為服先疇都足食,太平世界樂熙雍。
萬石農(nóng)耕(二)
張敏(清代內(nèi)江貢生)
群山環(huán)抱萬丘田、綠樹煙村別一天。
如餉壺漿蓬鬢亂,農(nóng)疑雨色草應(yīng)偏。
有年更慶無苛政,得酒相招不索錢。
邛竹各扶衰老醉,龍鐘分手石橋邊。
位于君平鄉(xiāng)萬石壩的標志,正書“君平故里”、“人杰”、“地靈”,背書“萬石農(nóng)耕”、“祥風(fēng)”、“穗浪”。當初寫這個題目的時候曾經(jīng)跟家住君平的同學(xué)探討過,他覺得這樣寫還不夠好,“地靈,還要人杰!痹趲赘蓖}對聯(lián)中他覺得最好的是這副:
碧野隨村,青山繞壩,有詩書禮義傳家,世代農(nóng)耕積萬石;
雞鳴朝日,犬吠夕煙,邀梅柳菊松伴我,往來野老共余杯。
八、崍嶺朝云
新收夜雨,未許朝陽,水鶴沙鷗,都歸縹緲;
近繞層巒,遠涵野渡,風(fēng)鬟霧鬢,漸隱家山。
清·康熙《邛州志》卷一古跡載:崍嶺朝云,在州治南八里,即邛崍山,春夏常有云氣。
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五卷〈方輿志〉僅記:崍嶺朝云,州南八里。卷首的《臨邛八景圖》標示的崍嶺朝云景觀位置,在臨邛城西偏北,注明亦只有:崍嶺朝云,州南八里。
按:州南八里即土地坡一帶。根據(jù)以上記述,可作兩種理解:
(一)州南八里的土地坡一帶,即是“崍嶺”,乃“朝云”生成之處,早晨,土地坡上的云,就是崍嶺朝云;
(二)州南八里的土地坡一帶,是觀賞崍嶺朝云景觀最佳的地方。
筆者認為,邛崍山是一道大的山脈,盡管離州治以南八里的土地坡一帶淺山崗,清人即可稱為邛崍山?jīng)]錯,但是土地坡上空的朝云,并無特色可言。故傾向于第二種理解即:在州治以一南八里的土地坡一帶山崗之某處,是觀賞崍嶺朝云景觀最佳的地方。
筆者認為的崍嶺朝云:邛崍山脈上白雪皚皚的夾金山,大約于每年的3至8月份,當?shù)厍颦h(huán)繞太陽自轉(zhuǎn),到太陽光能夠直射到北回歸線區(qū)域內(nèi)時,在晴朗的晨曦映射下出現(xiàn)的云蒸霞蔚、魅惑迷人的美麗景象。此獨具特色的景觀,即便在邛崍以外的地方可以觀賞到,但是邛崍山脈、邛崍、崍嶺、臨邛,這些專屬的地域及名稱不可更改和移動,只有建城之初即稱臨邛的邛崍,才有資格擁為自有!另外,此獨具特色的景觀,雖然可能在邛崍以外的地方觀賞得到,但是所觀賞到的,仍然是出現(xiàn)在崍嶺之上的朝云。正如杜甫絕句之“窗含西嶺千秋雪”,描寫的仍然是大邑縣西嶺之雪。此處崍嶺朝云之景觀,過去少有高大建筑物和電網(wǎng)線時,在城外隨處可以觀賞到,如今較為理想和方便的觀賞地方,是南橋至黃壩大橋一段的南河岸邊。土地坡、文筆山等山頭,應(yīng)是更佳的觀賞之處。
從這里上坡到高處,似乎就是“崍嶺朝云”的觀景之處了。前人題岳麓山高處兩聯(lián)“一亭雄楚望;百里見瀟湘。”“望衡九面;瞰郭萬家。”想來當年登高望遠,“崍嶺朝云”許也有這般氣象。
關(guān)于新臨邛八景的說法
以上臨邛八景中的翠閣秋陰,雖經(jīng)歷代修葺維護,但是只存在到明.萬歷年間,以后便“其閣久廢,故址猶存”了。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也曾明確記載:“翠閣秋陰,今無有也,八景缺一,特將州左觀雨亭以補之,此寫景之意也!
另外:常安民的讀書臺,在清末時,便被本該在幽居寺中的魏了翁讀書臺占用,從而原臨邛八景中的書臺桂影便被迷失,故清末時,臨邛八景實際上只存在六個實景。
到清·道光辛卯(1821)年川南第一橋建成,以及清·光緒時的1908年回瀾塔建成以后,自然而然地產(chǎn)生出“弓橋箭塔”和“回瀾倒影”的景觀,因而民間有了新臨邛八景的提法。
新補的二景:
弓橋箭塔
原川南第一大橋和回瀾塔分別建成以后,那道“為洞十五,長一里,高五丈,寬三丈”的廊橋,高拱在玉帶一般的南河之上如張開的滿弓,在天氣晴朗時,回瀾塔倒映在南河碧波之中,形成如彎弓搭箭,引而不發(fā)的奇特景觀。據(jù)說過去曾有弓橋箭塔景觀的老照片,如今用現(xiàn)代電腦合成技術(shù),應(yīng)當可以重現(xiàn)此奇特景觀。
被洪水吞噬的川南第一橋,如今只剩下一塊巨大的石碑,當初盛況如何,只留給后人無盡想象。
回瀾倒影
1908年方建成的,全國第二高的雄偉磚塔——回瀾古塔(75.48米)銀灰色的塔身,直插藍天白云,并倒映在南河碧波之中形成的壯麗景觀。曾有外地游客所拍之回瀾倒影圖片在網(wǎng)上流傳,拍攝效果非常之好。其最佳觀賞和拍攝點在平原路一號——地名弓魚箭的河邊,最佳時期是在春光明媚的三至六月。
回瀾塔和塔上往下看的景象,圖片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。
以上弓橋箭塔和回瀾倒影二景,加上先后迷失的翠閣秋陰和書臺桂影余下的景觀,在不同時期,仍然是臨邛八景,即所謂臨邛新八景,但當時的新八景是實景。
關(guān)于臨邛十景的提出
由于川南第一大橋在光緒戊子(1888)年被特大洪水沖毀,弓橋箭塔景觀隨之消失,并永久不可恢復(fù)。
考慮到消失已久的翠閣秋陰之實景,和由于在清代后期搞錯了位置的魏了翁之讀書臺(應(yīng)在幽居寺內(nèi))而迷失的——常安明讀書臺之書臺桂影,有條件和有必要恢復(fù)、正名,故筆者提出新的觀點:補充“文筆擎天”和“回瀾倒影”新景,共成臨邛十景。
文筆擎天
民國《邛崍縣志》載:文筆塔建于清.道光乙巳(1845)年,位于川南第一橋左側(cè)的文筆山頂,全用青磚砌筑,通高25米。
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城池條:知州王彩珍于乾隆二十九(1763)年(在小南門)豎樓一座,高三層,題曰:聚奎(樓)。匾曰:文筆擎天。
清代著名詩人潘元音有詩描述:
文峰倒影滿江霞,翠竹青青隔浦沙。
欵乃一聲人不見,漁舟歸去夕陽斜。
清代著名文人吳江,曾題寫名聯(lián)于原川南第一大橋廊柱之上,如今被入選全國百首名聯(lián)之中:
好去迎仙,地繞青旗五面;
快來題柱,天留文筆一枝。
現(xiàn)代亦有打工在外的火井青年農(nóng)民陳志林寫詩贊頌,今錄部分:
……
回瀾古塔插藍天,搖動清波倒影懸。
虹橋拱架通嶺北,絲路蜿蜒出夾關(guān)。
文筆倚天城增秀,流水高峰天臺山。
……
玉帶一般的南河南岸,文筆山郁郁蔥蔥,山頂上之文筆塔如擎天之柱,在藍天白云映襯下,既秀美,亦壯麗!拔墓P擎天”景觀依據(jù)以上資料提出,供討論、評判。
文筆山上的文筆塔,感謝兩位知名不具的前輩供圖。
綜述
以上臨邛十景的提出,沒有拘泥和囿于古人的提法而厚古薄今,有以下依據(jù)和理由:
從經(jīng)過梳理后的清·康熙和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記載的臨邛八景可以看出:八個景觀出現(xiàn)的年代,從西漢至清·康熙時期,時空跨度長達1800年左右。
其中:易洞秋風(fēng)以及翠閣秋陰景觀的提出,大約在漢代或漢代以后,但至遲在唐代是比較肯定的;琴臺夜月的出現(xiàn),不會早于唐代;書臺桂影是在南宋時期出現(xiàn),明.隆慶六(1572)年,州判王圻重修書臺;䢺水寒雁的出現(xiàn),應(yīng)在東河改道形成西河后的清早期;南河漁唱則在清康熙時始被州牧祖澤發(fā)現(xiàn);萬石農(nóng)耕的出現(xiàn),根據(jù)清·康熙《邛州志》卷一古跡載:“州治東七里,有平田一原,邛人生長山中,見平坦數(shù)畝,遂稱萬石!笨芍叭f石壩”為“邛人”提出,年代可能較早但不詳;而崍嶺朝云景觀的提出年代亦不詳,但不晚于清·康熙時期。
也許,清.康熙朝修撰《邛州志》時,遠不只以上八處勝景。又也許,只有確切出現(xiàn)年代的那六個。但是古人認為“八”是吉數(shù),稱道“臨邛八景”也順口一些。所以在修志時,超過八個就只優(yōu)選八個,不足八個,便找一處湊數(shù)。這從“翠閣秋陰,今無有也,八景缺一,特將州左觀雨亭以補之,此寫景之意也”的記載看得出來。
至于川南第一大橋和回瀾塔建成以后,當民間發(fā)現(xiàn)的弓橋箭塔和回瀾倒影景觀,還來不及修入民國地方志時,川南第一大橋便于1888年被特大洪水沖毀,而弓橋箭塔景觀不再重現(xiàn)。如若只加上回瀾倒影,不是七景,便是九景,皆不符合八景的提法,因而回瀾倒影之景觀,一直被邊緣化到現(xiàn)在。
如今時代不同了,景觀的發(fā)掘和數(shù)量的提法,也應(yīng)當與時俱進,再說“十”數(shù)也是十全十美和圓滿的寓意,況且雖然回瀾倒影和文筆擎天景觀出現(xiàn)的時間,既未趕上修撰清·嘉慶《邛州志》的年代,又與修《民國縣志》差之毫厘,如今此二塔已經(jīng)超過百年歷史,其生成的:回瀾倒影、文筆擎天兩處勝景,理應(yīng)由現(xiàn)代邛崍人收入新的地方志中,并滿足旅游開發(fā)的需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