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往今來,不少著名政治家、軍事家、詩人、文學家等小時候就機智幽默,聰慧過人,不僅能詩善文,還擅屬對。其中很多對聯(lián)膾炙人口,頗具樂趣。 清初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金圣嘆,孩提時代就天資聰明。一次,在選拔神童的考試時,他在衣袖里掖的一支鮮花被考場老宗師發(fā)現(xiàn)了,便沖他說: 南宋理學家朱熹,一次去拜訪福州學者陳孔碩。陳的兒子陳韠,當時才十一歲,便知道幫助父親奉茶待客,彬彬有禮。朱熹遂出一聯(lián)試之: 明朝翰林學士解縉,六、七歲時就能吟詩作對。一次,曹尚書約解縉到府上相見,但約定對上對聯(lián)即開門。 曹尚書開門后,見解縉矮小的身體穿著綠衣裳,便戲謔道: 以上聯(lián)對都十分貼切,雖有些當仁不讓,仍得到曹尚書大加贊賞。 宋代詩人王禹偁,小時候隨父親去太守家赴宴。席間,太守出聯(lián)令眾人對,上聯(lián)道: 眾人面面相覷,一時無以應對。這時,小禹偁揮毫書出下聯(lián): 著筆不凡,語驚四座。太守贊曰:“真經(jīng)世之才也!彼熨n他衣冠,呼之為“小友”。 林則徐少年時,隨同伴一起在水中嬉戲,旁邊鴨群不時游來游去。這時,岸上一老秀才出句道: 郭沫若童年時就受到古典詩詞的熏陶和寫作對聯(lián)的嚴格訓練。有一次,私塾老師責備學生偷吃廟里的桃子,隨口道: 并說,今天如有人能對出下聯(lián),便不再追究,否則每人打二十下手心。稍頃,郭沫若從容不迫地對道: 塾師聽后,認為對句旨趣高遠,出語不凡,便轉(zhuǎn)怒為喜,原諒了大家。 蘇東坡少年時,十分喜愛讀書,知識豐富,滿腹經(jīng)綸。因此,也漸漸驕傲自負,有些飄飄然。一天,他展紙書寫下這樣一副對聯(lián)貼在門上: 過往行人看了,有的夸獎,有的贊嘆,有的搖頭,有的不以為然。一天,一位白發(fā)老者登門,手拿一本小書,說是向他求教。東坡心想,連老翁都前來拜訪,說明自己學問已經(jīng)不淺,心中甚是愜意。 老者把小書遞過去,東坡迅速翻看了起來。不料,書上密密麻麻的字,他竟然連一個也不認識。剎那間,額頭上汗涔涔直下,手足無措,不知說什么才好。此時,他意識到,準是自己的那副對聯(lián)惹的禍,是自己有點狂妄自大了!想到這里,他忙向老翁作揖致謝:“晚生一時性狂,不知天高地厚,感謝尊翁指教!崩衔套吆,蘇東坡趕緊提筆重寫了一副對聯(lián),把原來的對聯(lián)續(xù)了四個字,貼在門上: 從此,蘇東坡閉門苦讀,廣聞博覽,終于在學問上獲得驚人成就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,被世人公認為中國的大文豪。 李自成小時候在私塾讀書時,一天傍晚,雨過天晴,天空突然出現(xiàn)一輪明月。塾師即興吟道: 一旁的李自成正尋思著如何對出塾師的出句,突然,風起云涌,天昏地暗。剛才那皎潔明凈的月亮,霎時不見了蹤影。他脫口對道: 大家連聲叫好。塾師感覺李自成心胸不凡。果然,后來號稱“闖王”的李自成,推翻了大明江山。 明嘉靖年間,湖北巡撫顧璘視察江陵時,正趕上童子試。他看到張居正特別伶俐可愛,就叫來詢問了起來。聽說他能對句時,就許諾說:“你能對出我的下聯(lián),我將以金帶相送!睆埦诱┒Y道:“請老大人賜教!鳖櫗U親切地對張居正說: 顧巡撫的出句有鼓勵鞭策張居正上進之意。張居正略加思索,高聲吟道: 顧璘十分驚喜,連聲稱道:“人小志大。只要秉持居正,一定會成為國家棟梁!闭f著,解下系在腰間的金帶贈給了張居正。 明代李東陽,字賓之,號西涯。四歲能寫徑尺大字,有神童之譽。景泰年間,他被當做神童薦給朝廷。代宗很高興,將其抱坐膝上。當時,其父拜見后站在丹墀下。代宗見狀就問東陽: 意即嫂嫂落水,小叔子去救他,這是權(quán)宜的辦法。 明正統(tǒng)進士林聰九歲時,縣官拜見其父,見白犬看著主人,遂出句令林聰對。句云: 出句應景,隨口而出;對句聯(lián)想,借喻述懷。 紀昀,字曉嵐,小時候很聰明。九歲那年的一天中午,他見在學堂念書的哥哥還沒有回來,便拿著一根牛皮鞭去學校找。原來,塾師出了個上聯(lián),哥哥還沒有對上來。聯(lián)云: 紀昀聽到后說:“這有何難?我可以替哥哥對嗎?”于是,對道: 聯(lián)語采用復字、頂針等手法,首尾同字,奇巧無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