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詩詞相比,對聯(lián)是一個形式更加多樣的文體——字數(shù)和句數(shù)都沒有嚴格限制。此話不假,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這點。所以在很久以前,我剛剛開始試著寫成聯(lián)的時候,就隨意發(fā)揮胡逼亂寫。拿著作品去被一位前輩一通數(shù)落之后,他向我提出了建議:
你現(xiàn)在不要寫這么復雜的句式,你掌握不了,就最簡單的,547,557這些句子,你先寫明白了再說。
547、557這種表達不難理解,意思是三個句子,句中字數(shù)分別是五個字、四個字、七個字或者五個字、五個字、七個字。舉個例子,如江峰青題二十四橋:
勝地據(jù)淮南,看云影當空,與水平分秋一色;
扁舟過橋下,聞簫聲何處,有人吹到月三更。
第一句五言律句,第二句是領字+四言句的結構,第三句是七言律句。
從格律上講,應該留意到的是,下聯(lián)首句還出現(xiàn)了平平仄平仄這種拗救形式——是的,這種形式在對聯(lián)律句中并不罕見。
從內(nèi)容上說,這聯(lián)上下起句都是拋出場景,中間以兩個領字“看”、“聞”展開,最后補充場景來收束,結構完整,脈絡清晰,可以算是對聯(lián)習作的典例了。
古代詩文寫作的結構章法有個“起承轉合”的概念,袁枚在《隨園詩話·卷四》中對律詩,特別是絕句的“轉”有過相當精彩的論述:
即如近人王仔園《訪友》云:‘亂烏棲定夜三更,樓上銀燈一點明。記得到門還不扣,花陰悄聽讀書聲。 ’此曲也。若到門便扣,則直矣。方蒙章《訪友》云:‘輕舟一路繞煙霞,更愛山前滿澗花。不為尋君也留住,那知花里即君家!饲。若知是君家,便直矣。
那么在對聯(lián)里,有沒有類似的章法結構呢?
答案是顯然的,但并不是嚴格的“起承轉合”,就像我們開頭說到那樣,對聯(lián)的形式相對詩詞而言更為開放,許多對聯(lián)呈現(xiàn)出內(nèi)在的章法,是類似“起承收”的結構——這也正是那位前輩在讓我寫557、547三句式對聯(lián)之后,我才逐漸意識到的。
舉幾個例子,《對聯(lián)話·題署一》中提到幾副縣齋對聯(lián):
舉動即愆尤,?忠堰^不聞,獲戾于朝廷百姓;
官民多壅隔,安得下情上達,推恩如父子一家。
爾室有青天,只此一片冰心,夜夜焚香盟上帝;
群黎皆赤子,唯余滿腔熱血,時時灑淚到吾民。
國法不容寬,可憐赤子何知,誤蹈桁楊三尺苦;
君恩非易報,自愧長官無狀,空叨雨露九重恩。
三副對聯(lián),都是567句式,并且都是五言律句“起”、七言句“收”(第一聯(lián)是散句,后兩聯(lián)是律句),中間可以視為二字領+四言句的結構。
熟悉嗎?咱們剛剛開始提到江峰青那副對聯(lián),是不是也是律句起、律句收、中間領字+四言句的結構?
好了現(xiàn)在咱們似乎有點接近事情的真相了。
從龍逐鹿兩茫然,我思妙用無方,何害英雄與兒女;
黃石赤松皆戲耳,獨怪全身有術,不遭烹醢即神仙。
留后廟的對聯(lián),作者劉子迎。這聯(lián)后兩句,一樣是領字+四言句和七言律句,不同的是首句用七言律句來起。
類似的結構,今人@王不二在“國際旅游島杯”海南島檳榔谷(黎苗文化旅游區(qū))征聯(lián)中曾寫道:
飛蠱流毒久不傳,饗苗寨胤孫,檳榔嚼似蚩尤血;
雕題離耳今何在?祀黎村宗祖,椰子懸如駱越頭。
中間句兩字領變?yōu)橐蛔诸I。
之前好像提到過舉例以清民古聯(lián)為主,這里第一次出現(xiàn)了現(xiàn)當代對聯(lián),僅作章法結構舉例,大家也可以體會一下內(nèi)容和用字上較之古聯(lián)有何區(qū)別。(多說一句,你們仔細觀察上下聯(lián)第一句,有沒有感覺和留侯廟那聯(lián)很像?)
從這部分對聯(lián)里我們可以看出,三分句的對聯(lián),從章法上講,起句、承句、收句,脈絡相當清晰,特別是中間領字的使用,就像腰部發(fā)力把整個對聯(lián)支撐起來一樣。初學者在入門練習的時候以此為法,確實可以較快理解和掌握對聯(lián)的氣脈。
說到這里不妨再舉一例讓大家體會一下領字對氣脈的影響,對聯(lián)來自惠州豐湖書院三堂,作者宋湘,出自《楹聯(lián)叢話》:
從來此地比洙沂,況拓開近水天光,四面春宜風。
自后何人更蘇翟,只認取前峰燈火,千秋名共湖山。
中間句以“況”和“只”兩字,分別蕩開和收攏,上聯(lián)猶如推窗見岳,下聯(lián)則如聚精會神——你可以試著去掉這兩個字讀一遍,然后再加上這兩字讀一遍,就能體會到這倆領字有多厲害了。
再看這一情形下的句腳平仄,上聯(lián)無一不是平平仄,下聯(lián)與之相反為仄仄平。倒數(shù)第二句上聯(lián)用平聲,前篇已予分析;但為何首句也用平起,這就不太好解釋了,只能說是一個統(tǒng)計規(guī)律。
上面所舉對聯(lián)的例子,包含了547、567和767、757、776五種,當然三分句對聯(lián)的句式遠不止這些,有興趣的你可以在自己身邊拿出對聯(lián)書籍比照來看。
接下來我想試著把這條規(guī)律往外再推廣一下,如果說以上三分句句式是初學者入門的模仿對象,那接下來一部分可能就算是進階階段的模仿對象了。
好啦,文章最后,還是給大家附上一些對聯(lián)。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對聯(lián)來自晚清李伯元的《南亭聯(lián)話·卷一》和民國張伯駒的《素月樓聯(lián)語卷二·祠宇 名勝》,都選這些章節(jié)中前十副三分句及以上的對聯(lián),其中若有之前出現(xiàn)過的對聯(lián)就直接跳過。大家可以根據(jù)今天咱們討論的內(nèi)容來看看哪些對聯(lián)符合“起”-“承”-“收”這種章法結構,看看其中是否有領字起到關鍵作用。
滕王閣冬防保甲總查局
江峰青
把西江水一口吸干,聊潤我枯唇,縱談曩日興亡,多少桑田變滄海;
招南浦云兩手抱住,不放他出岫,免得隨風飄蕩,又無霖雨及蒼生。
自題寓所
江峰青
馬當風吹短棹西來,無徒作賦登高,雨卷一簾尋畫蝶;
漁陽撾唱大江東去,安能凌滄嘯傲,海濤如鏡掃狂鯨。
挽故大學士榮祿聯(lián)
太瘦生
威福萬端,藉椒房親,獨擅中央政府,無君已久,烈焰薰天,渺渺千秋,新莽魏操爾知己;
頸血一點,完守舊業(yè),乃得罪魁惡名,排外不成,以死報國,堂堂七尺,毓賢剛毅是男兒。
挽榮祿聯(lián)
某主政
此一文忠,彼亦文忠,彼弭亂之終,此釀亂之始,并宮府中外以調(diào)和,誰為罪魁,誰為功首,必有定論矣;
成也相國,敗也相國,敗不居其過,成則居其名,更戊戌庚子諸禍變,而竟生榮,而竟死哀,謂非厚幸歟。
挽榮祿聯(lián)
某太史
天外尚有康梁,聞此老全歸,縱使筆底千言,幾時論定;
地下若逢剛啟,話當年同事,只為腰纏萬貫,一步來遲。
地名官對
佚名
會前街,道前街,觀前街,會道觀前;
漕督銜,河督銜,總督銜,漕河總督。
湖南某處關帝廟
佚名
亦知吾故主尚存乎,從今后走遍天涯,再休提萬鐘千粟;
曾許汝立功乃去耳,倘他日相逢歧路,豈敢忘杯酒綈袍。
挽柏葰聯(lián)
佚名
其生也榮,其死也哀,雨露雷霆皆帝德;
臣門如市,臣心如水,皇天后土鑒孤忠。
挽書吏李為繕聯(lián)
佚名
不死于當書辦,而死于抗船捐,此時勢,此英雄,請看頭顱真價值;
一變而作奇人,再變而為厲鬼,是冤魂,是毅魄,原誅民賊救同胞。
梁氏宗祠聯(lián)
梁啟超
溯千年血統(tǒng),似續(xù)相承,廢專制行共和,改革先從家族起;
入廿紀盤渦,競爭益烈,以保種為愛國,救時還賴子孫賢。
作室者去其舊而惟新是謀,試看哲匠經(jīng)營,大廈廣搜眾材,治國規(guī)模如此矣;
法祖者師其意不必泥其跡,敢向宗人演說,合群乃能保種,自強根本在斯乎。
以上《南亭聯(lián)話·卷一》
倉頡廟
陳逢元
古文仰作家,論周孔神靈也當瞻拜門墻,于此同來問字;
大筆驚雄鬼,除梵盧伯仲可以別開經(jīng)術,其他未敢抗衡。
倉圣廟
彭玉麟
一畫本天開,破上古洪荒,草昧無須繩更結;
六書隨世換,供后人摹寫,英雄未免筆難投。
衛(wèi)輝府比干廟
佚名
君德難回,當此眾叛親離,若但如微子去、箕子奴,無以激億萬人忠貞之氣;
臣心不死,即茲魂飛血濺,猶將以周日興、殷日喪,上訴諸六七王陟降之靈。
濟寧仲家淺仲氏祠
佚名
允矣圣人之徒,聞善則行,聞過則喜;
大哉夫子之勇,見危必拯,見義必為。
顏氏祠堂
吳信辰
馨香分郭外之田,夕膳晨羞,詎敢作拾塵野祭;
展拜守家中之訓,左昭右穆,何須繙爭坐名書。
綿山介之推祠
王執(zhí)中
主辱臣憂,當在外從亡,一飯已經(jīng)肝膽碎;
功成身退,問諸君食祿,千秋留得姓名無。
大梁信陵君祠
佚名
有史公作傅如生,愛客若君,真令讀者慷慨悲歌不已;
其門館風流未謝,于今視昔,問誰能拔抑塞磊落之才。
諸暨苧蘿村西子祠
田錫三
決報吳心,成沼吳功,夫婿五湖舟,坐笑先幾文種昧;
以傾國貌,洗辱國恥,女兒百世祀,若論配饗木蘭宜。
賈傅祠
李夢瑩
少年有痛哭流涕文章,問西京對策誰優(yōu),惟董江都后來居上;
今日是長治久安天下,喜南楚敝廬無恙,與屈大夫終古相依。
馬伏波祠
余應松
銅柱鎮(zhèn)鳶飛,顧盼生風,意氣真能吞浪泊;
金門留馬式,男兒報國,姓名何必與云臺。
以上《素月樓聯(lián)語卷二·祠宇 名勝》